下泰山巖又名下廟、顯應祖師泰山巖。泰山區有二座泰山巖,由於泰山地勢西南高稱頂泰山,東北低稱下泰山,因此二座廟就以所在位置區分為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。兩座泰山巖奉祀主神同為顯應祖師。頂泰山巖在清乾隆年間建於崎子腳,距今約250年,乃福建泉州安溪人李符記氏之祖父序彥、祖叔父序原,由原鄉奉迎來臺奉祀。後因香火鼎盛,信徒日眾,下泰山地區信眾咸認「朝山不便」,醞釀分祀,距今128年前,即光緒元年(1875),由黃永來及蔡烏豬二位董事倡議並獲諸信徒捐應,逐自頂泰山巖分祀創建,即是今下泰山巖的由來。下泰山巖於日本大正10年(1921)曾擴建,民國56年又重修,至65年完成,民國71年再修正殿圓柱等處。大正年間重修碑記崁在鐘鼓樓牆面,記載捐資者姓名、金額、用料及收支等。前殿左右牆面為民國65年所立重修碑記。廟庭前有泰山橋碑記,對街則有戲臺一座。戲臺對聯曰:如假如真演悲歡離合,是古是今別善惡忠奸。 詳細說明詳細說明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下泰山巖又名下廟、顯應祖師泰山巖。泰山區有二座泰山巖,由於泰山地勢西南高稱頂泰山,東北低稱下泰山,因此二座廟就以所在位置區分為頂泰山巖與下泰山巖。兩座泰山巖奉祀主神同為顯應祖師。頂泰山巖在清乾隆年間建於崎子腳,距今約250年,乃福建泉州安溪人李符記氏之祖父序彥、祖叔父序原,由原鄉奉迎來臺奉祀。後因香火鼎盛,信徒日眾,下泰山地區信眾咸認「朝山不便」,醞釀分祀,距今128年前,即光緒元年(1875),由黃永來及蔡烏豬二位董事倡議並獲諸信徒捐應,逐自頂泰山巖分祀創建,即是今下泰山巖的由來。下泰山巖於日本大正10年(1921)曾擴建,民國56年又重修,至65年完成,民國71年再修正殿圓柱等處。大正年間重修碑記崁在鐘鼓樓牆面,記載捐資者姓名、金額、用料及收支等。前殿左右牆面為民國65年所立重修碑記。廟... 簡述簡述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新北市243泰山區明志路一段254號
243
886-2-29099551
1.搭乘公車637、638、797、798、801、858、880、883、898、1501、1503至下泰山巖站下車後步行可達。2.桃園捷運-泰山站,轉乘公車783/786於泰山分駐所站下車,再步行約4分鐘即可抵達。
6:00~21:00
https://newtaipei.travel/content/images/attractions/755/640x480_33df4e0b-9533-4fad-976f-a2211f5861b1.jpg
X:121.432030 Y:25.060750
廟宇類
新北市 泰山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