宜蘭縣
宜蘭市
260
舊城西路3號
2023-11-23T15:45:53+08:00
【評鑑有效期間:2023/08/02~2026/08/01】 宜蘭酒廠於1909年(民前2年)建廠,前身係屬民營宜蘭製酒公司,1920年改組為宜蘭製酒株式會社,1922年日本政府實行酒類專賣制度,因而轉歸屬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宜蘭出張所直營,1945年由國民政府接收,1957年定名為「台灣省菸酒公賣局宜蘭酒廠」,2002年改制為目前的「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宜蘭酒廠」,為全台歷史最悠久的百年酒廠。 本廠廠內包含5大歷史建築: 1.行政大樓: 1929年(昭和4年)落成的磚造建築,乃本廠行政中樞,早期是「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宜蘭出張所」。建築物本體呈現優美西洋巴洛克式風格,造型典雅精彩;大門左右立柱上原是日治時期常見的「四葉飾」,光復後改為五瓣梅花。 2.甲子蘭酒文物館: 建築本體於1935年落成,是一間非常具有特色的鋼骨建築物,最初用途做為原物料倉庫,一樓儲放糯米,二樓儲放紅麴米。1998年本廠開放觀光,改建為酒文物館,並以宜蘭舊地名「甲子蘭」為名,二樓為酒文物展覽區,除了展示紅露酒的產製過程,同時陳列本公司相關產品,館內亦提供聞香區、「力阿卡」及瓶支捆綁技術,透過嗅覺、視覺等感官饗宴,傳遞酒文化知識。 3.台灣紅麴館: 主體建築物建於1927年,原為紅露酒調和室。每一批酒出廠之前,都必須掌握其品質、風味、口感、酒精度等,使其趨於一致,而調和室就是把關的地方。2007年調和室遷移至儲酒區,閒置空間改制為紅麴館,以麴菌為主題,以原有桶槽為展示裝置,部分桶槽及空間提供文創產品展售中心。屋頂上特殊造型的「腰樓」,是為了加強通風效果,避免酒氣積而不散而新增建的。 4.紅露藝廊: 原為本廠創辦人林青雲先生於1909年建造。1922年日台總督府實施酒類專賣,本廠遂被徵收,並全面改建廠房,1926年本建築物在原址起建完成,初期為製酒廠房,其後修繕成為員工會議講習、文康休閒及用餐場所。2011年再改建成紅露藝廊,做為藝術家作品展覽平台,藉以豐富本廠藝文氣息及藝術內涵。 5.容器倉庫: 1942年興建,不久即因戰亂毀損。而後,本廠原辦公室(行政大樓)出借給公賣局宜蘭分局使用,廠方乃在本倉庫現址依原貌重建,做為臨時辦公室。數年後酒廠辦公室遷回行政大樓,現址改為包裝材料倉庫。牆壁上特別斜出的木柱,名為「飛扶壁」,乃因原木造倉庫屋頂太重,恐梁柱承受不住,改以二組相連的小屋頂取代,並在兩側外牆加上木造飛扶壁,用以承接屋頂重量,因此形成突出牆壁之外的斜柱特別景觀。 紅露酒淵源於中國福建省安溪縣的老紅酒,是發酵之後的製成酒,經過一段甕存熟成時間後,由初釀的紅色酒液熟成轉變為(透明、亮麗)琥珀色。熟成的紅露酒依酒齡可分為:2年特級紅露酒、3年金雞陳年紅露酒、6年窖藏金雞老紅酒及12年以蘭陽八景圖為設計之窖藏金雞老紅酒,酒質溫潤順口,同時也是宜蘭特色伴手禮。 宜蘭酒廠為本公司僅存以紅麴釀酒工藝,生產具在地特色傳統紅露酒類產品之酒廠。民國95年透過宜蘭縣民票選及政府正式行文,明訂紅露酒為「宜蘭縣酒」。廠區內將紅露酒及老紅酒等特色商品製作成大型裝置藝術,供民眾打卡拍照;另有塑膠箱網美牆,亦深受民眾喜愛。漫步廠區內,隨處可發現紅麴相關知識及台灣早期紅露酒的產製過程,台灣紅麴館內提供許多紅麴相關訊息及知識,甲子蘭酒文物館內塑造「台灣紅露酒香」的風格,針對民眾需求提供免費導覽及付費DIY(一份200元)行程,期能喚醒大眾對於「紅露酒文化」與「紅麴文化」的傳統價值。未來公司將秉持文化、服務、品質之理念,繼續和大家一起成長。 ♦飲酒過量,有害(礙)健康♦ ♦喝酒不開車,開車不喝酒♦ ♦未滿十八歲禁止飲酒♦ 文字描述文字描述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宜蘭:臺灣菸酒(股)公司宜蘭酒廠觀光工廠
台灣紅麴館
紅露藝廊
容器倉庫
行政大樓
甲子蘭酒文物館
裝置藝術
DIY教室
塑膠箱網美牆
平日:08:30-17:00,假日:08:30-17:30, (暑假旺季(7-9月)平日及例假日皆延長營業至17:30,除夕除外,全年無休)
台鐵宜蘭站下車(台北車站→宜蘭站,車程約40分鐘) 從國道三號(南下)→國道10號→宜蘭系統交流道下→往大福路方向→左轉中山路→轉入舊城西路→右轉臺灣菸酒股份有限公司宜蘭觀光工廠
正常營運(Open)
向公眾開放
免費入場
免費入場
http://www.ttl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