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燥乾淨路面
以時速 20 公里以下的騎乘速度來說,與前車之間應保持 4 ∼ 5 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,大約 2 部自行車的長度,而速度越快,距離就要隨之加倍。
安全距離的定義是指「從煞車的動作到自行車停止,騎士不會受到慣性定律往前拋摔的影響之距離」,在不同的路面狀況上,也有個別的安全距離規定。
以時速 20 公里以下的騎乘速度來說,與前車之間應保持 4 ∼ 5 公尺以上的安全距離,大約 2 部自行車的長度,而速度越快,距離就要隨之加倍。
遇到天雨路滑的情況時,應保持的安全距離要比乾燥路面多約 1.5 倍,也就是3部自行車的長度,才更為妥當。
下坡時路段較陡、速度快,最好能保持至少 10 部自行車的長度。
在變換路線、超越行人或其他車輛時,要遵守以下幾個重要步驟:
要偏離現行直線道,例如轉彎、超越前車或閃避前方障礙物時,一定要先回頭看看後方是否有來車,否則在未預先知會其他用路人的狀況下,任意偏離行進路線,而後方行車速度又很快時,就可能使對方因閃避不及而相撞。
在確定後方沒有車輛逼近後,一邊以手勢表明方向,一邊以小角度逐漸變換車道,千萬不可直接以大角度做切換,一方面是為了可保持行車的平穩性,一方面也不會因突如其來的大動作而嚇到其他用路人。
要超越路上行人、自行車及汽機車時,除了注意前面兩點外,還要先以車鈴或出聲告知前方用路人注意,之後再與被超越者保持約1公尺以上的橫向間隔距離來超車。
在人行道上想超越行人或其他自行車騎士,可以先出聲提醒「借過」,盡可能避免按鈴催促以驚嚇到行人;超越行人或其它自行車騎士時,也別忘了說聲「謝謝」。
自行車騎士在變換行進方向時,除了要注意道路狀況,也要適時運用手勢預先告知其他用路人自己的行進動向。常見的自行車手勢有以下幾種。
將左手臂平舉伸出,手肘彎曲 90 度向上。
將左手臂平舉伸直,手掌心向下或朝前。
左手臂往斜下方 45 度伸直,掌心朝向下方並上下擺動。
最好選擇兩截式、合身又有反光背條的亮色系雨衣,如果只能臨時買到輕便雨衣,建議將下擺拉到腰際綁緊,才不會讓雨衣捲進輪中。
為了避免雨水直接打進眼睛,在安全頭盔下加上一頂鴨舌帽,可以增加擋雨效果。
戴上有防滑效果的自行車專用手套,就可避免因把手濕滑所造成的危險。
出發前要檢查車燈是否能夠正常運作,將前燈照明設定在車子前方約 10 公尺處,照明最理想。
除了一般的照明設備外,在雨天將後方紅色警示燈開啟閃爍模式,警示效果會更好。
騎乘時保持安全車距和減速慢行是兩大要點。
如人孔蓋、路面標記、積水、坑洞等,都是容易造成打滑的因素,騎行時要盡量避開。
突然緊急煞車容易打滑摔車,最好的方式是以點放式控制後輪煞車,讓車速逐漸減緩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