遊藝山林 水牛學校重返農村 找回沒落的牛耕文化 位於新埔鎮的「水牛學校」,校長李春信眼見牛耕文化逐漸凋零沒落,矢志投身牛耕,呼喚所有具備童心的大小孩子重返農村,與牛親近相處實踐友善土地的自然教育。 撰文/蔡舒湉 攝影 /施純泰 圖片提供/李春信 推開紅磚三合院的鐵柵欄,兩隻挺拔健壯的狗兒馬上警覺地站起,這間屋子除了李春信與4 歲半的孩子,他還養了2 隻貓、3 條狗、7 頭牛、1 隻鴿子。也許是長年住在山區丘陵地,年約40 餘歲的李春信,說起話來稍顯木訥,笑聲卻格外輕盈地在樹林間迴盪。原是資訊工程師的他,畢業工作2 年後赴英國考文垂大學藝術學院深造。身處異鄉,李春信不斷被問及自己的故鄉與文化,他說,藝術家總要找出自己喜歡的元素。10 年前,他開始在新埔的小村落建立個人工作室,摸索台灣本土的生活底蘊。 重拾傳統 友善自然的牛耕技藝靜謐的山居歲月,李春信常與當地小農交流,發現早於機械耕作時期的牛耕法,對土地生態更加友善。為了體驗友善耕種,李春信決定從養牛開始觀察牛的生長習性,與牛培養感情與默契,磨練牛耕技藝,重新找回被時代遺忘的牛耕文化。現代機器能快速完成的耕作農務,透過傳統牛耕技術,至少需要搭配犁、割耙等工具,才能順利將乾土泥漿化。李春信一一梳理過程與器物,也逐漸與7 頭牛培養出深厚情誼。他稱讚牛天性聰明,草吃飽了、看天色暗了就會自己回家,懂得認主人,只有肚子餓或天氣太熱才會迸發「牛脾氣」,跟人也會鬧彆扭一樣。身兼「牛爸爸」與「水牛學校」校長,李春信目標明確,希望全部訓練成耕牛,並針對每頭牛的學習進度因材施教,透過多加練習、複習,讓牛養成耕作習慣。 創「水牛學校」 發揚台灣牛精神李春信從象形字解析:「人生」就是「人」跟「牛」共同站在「土」地上,凸顯老祖先與牛共同開墾土地,共生共存的重要生命夥伴關係。此外,「水牛精神」也象徵台灣人為生活打拚的堅韌生命力。創立「水牛學校」,李春信視牛耕為志業,以經營藝術創作為主體,並透過舉辦體驗課程,推廣牛的文化價值,延續真善美。水牛學校透過一日體驗營、冬夏令營進行生命教育,課程包括認識各種牛耕工具與自然農法,小小牧童需學習牽牛、放牛、騎牛、套牛繩、幫牛按摩、清理牛棚、備牧草、曬牛糞、跟牛親近。從與牛接觸互動及勞動,讓孩子感受牛的性情與磁場,從中發現生命奧妙,感念土地。除了牛耕,在水牛學校的課程中也策劃飛鴿傳書、自然探索、砍柴野炊,與製作牛糞薰香、牛糞手作紙等藝術活動,饒富農村閒情; 並規劃讓孩子利用工具及繩結等技巧建設傳統攀爬屋,學習團結合作、體驗善用傳統工具的樂趣。 牽繩即筆觸 與牛共舞的藝術身為藝術碩士的李春信連結牛繩與筆觸,希望將牽牛過程感受到的微妙力量,引導到土地上進行繪圖。「從牽牛觀察牛繩變化有輕重緩急,牛放鬆時繩子舒緩,沒吃飽時牛繩緊繃,不願意動。轉移到畫線就不會是單一粗細的線條,依據人與牛不同的心情做轉換,會特別有生命力。」李春信的牛耕創作還包括牛糞燃料、牛糞造紙、牛糞薰香,他說,牛糞又名百草膏,養在大自然中的牛吃多元的草類,加上運動量充足,牛隻抵抗力較好,造就形狀漂亮扎實、品質良好的牛糞。將牛糞磨粉做成薰香,氣味香甜,沏一壺好茶即能享受休閒的農村時光。 從親近自然開始 找回牛的文化價值 「水牛學校」成立的這些年,一路走來有甘有苦,李春信笑稱自己擇善固執,這樣的學習體驗也越來越能吸引志同道合的夥伴,與不少願意親近自然、親近土地的孩子前來參與。只要有父母、孩子認同、想學習傳統牛耕精神,一同找回牛的文化價值,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。李春信表示,牛是土地文化很重要的一環,但走過農耕社會的台灣卻遺忘過去牛耕記憶,眾多文化節都不以牛為主角,僅民間以不吃牛肉的形式默默感念,而現在李春信希望透過牛耕與藝術的結合,喚醒人們對於牛耕的重視。未來,「水牛學校」校長李春信會繼續尋找水草豐美、無汙染的農田,帶著牛隻到這塊應許之地,搭造自然素材建設,實踐理想,讓人與牛一起走下去。 詳細說明詳細說明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新竹縣關西鎮大東坑11鄰1號
886-9-26939186
(課程時間內容請洽李春信)
X:121.120000 Y:24.824700
休閒農業類
新竹縣 關西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