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寶山鄉峰城路和新湖路交叉口附近有這麼一處人家,長年都冒著炊煙,經過的車輛若是好奇停了下來,一定會被樹下乘涼的人招徠。或是邀你吃顆自家種的橘子,或是熱情地解說碩果僅存的古法製炭。這裡是木炭的家,八年前由李家父子重新造窯,為的就是不希望老產業斷了炊,他們要用古人的方法,製作出品質最好的木炭來。用時間淬煉品質十年前由臺北返回家鄉的李永興,有莊稼人健壯的體格。他說自己從小看著爺爺和叔伯們燒製木炭,那種農忙之餘,還要一年四季守著炭窯的日子,就是他們生活的寫照。後來因為生活的進步,木炭的使用量變少,加上進口低價木炭的競爭,炭窯只得走上歇業的命運。還好寶山鄉的李前鄉長想要復興這項技藝,而李永興又不甘心爺爺叔伯們的手藝斷炊,因此在父親李盛華的技術指導以及鄉公所的經費支持下,他讓炭窯戴上了手編的「草帽」,將山上砍來的相思樹一根根密密地排進了窯室裡,然後再用同樣來自山林的樟木為柴薪,重新點燃木炭的家的招牌。不甘心,這三個字說來容易,但扛起來卻非易事。李永興說,還好自己的孩子們都大了,經濟壓力比較沒那麼大,否則燒木炭、賣木炭,根本就賺不了錢。從山上伐木開始,再加上整理柴薪、堆進窯內,光是前置作業就得花上十天左右。燒製木炭也需要20至25天,再加上封窯後要15至20天才能完全冷卻(萬一時間沒拿準,提前開窯,未冷卻的木炭一遇到空氣,就會立刻燃燒成灰),可以出售。這樣前後加起來,最快也要一個半月的時間。但入窯時兩萬多斤的相思木,變成木炭時只剩下六千斤,一斤售價20元,真的是只賺了工錢而已。若不是那「不甘心」的使命感,誰能撐得下去?到木炭的家「當黑人」木炭每每選在凌晨兩、三點開窯,因為即便是冬天,剛剛打開的窯室仍舊十分溫熱,把木炭搬出來的粗活,做不了多久就大汗淋漓。再加上木炭黝黑,不一會兒大家都成了黑人。只見粗壯如男人大腿的木炭一根根被搬出來,由於燒製的時間長,因此碳化完全,這裡的木炭既無煙又耐燒,識貨的買家早就在一旁等著了。對於木炭製作有興趣的朋友,不妨去電詢問開窯時間。畢竟經驗難得,每每吸引了許多攝影愛好者前來,一起幫忙搬木炭,「當黑人」。順道一提,本刊出版時,時值農曆年,正是年柑、椪柑盛產的時候。李盛華老先生種植的柑橘類作物,可都是得過獎的。而開窯,就是收成的時刻。不論是來當黑人,或是來採柑橘,這個新年,到木炭的家都會有不同凡響的收穫! 詳細說明詳細說明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新竹縣寶山鄉峰城路8巷
886-9-31150826
走國道3號前往寶山鄉的三峰路二段/竹43鄉道。從國道3號的 98-寶山 號出口下交流道→繼續走竹43鄉道。開到峰城路8巷
未提供
X:120.993000 Y:24.723500
觀光工廠類
新竹縣 寶山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