過溝的出外遊子,或嫁出去的女兒,或旅外打拼的鄉親,只要回到過溝故里,都迫不急待的來到庄廟建德宮廟埕的「廟口蚵嗲」攤,點食蚵嗲、肉嗲,或炸粿,以解旅居在外,日思夜夢的故鄉味;有的人甚至先到廟口吃一兩塊炸粿或蚵嗲,解饞之後才提著行李踏進家門。「廟口蚵嗲」已然是過溝人的鄉愁。蚵嗲或肉嗲,過溝當地仍習慣稱之為「苦仔嗲」,源自於「廟口蚵嗲」創始人蔡吳秀春創攤伊始,臺灣社會經濟普遍欠佳,蚵仔或豬肉一則較匱乏,再則均屬高價位食材,時人消費不起,所以麵粉加豆粉拌勻的炸粉,包裹的餡料只有高麗菜、韭菜和薑,沒有蚵仔,也沒有肉,所以叫做「菜嗲」。蔡吳秀春習慣將「菜嗲」炸得久些,加上當時使用豬油,一般不換油,所以炸出的「菜嗲」又酥又脆又黑,吃起來苦苦的,因此大家都呼它做「苦仔嗲」,沿襲至今,雖已不流行豬油,也不再久炸,炸油也天天更新,但老一輩的鄉親,仍親切的呼之為「苦仔嗲」。當臺灣社會經濟逐漸... 簡述簡述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嘉義縣625布袋鎮過溝建德宮廟前
625
886-9-13560390
13:00 - 18:00
https://www.swcoast-nsa.gov.tw/image/1481/640x480
X:120.180550 Y:23.416490
其他
嘉義縣 布袋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