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到主要內容
字級大小

查詢結果

全部 414 資料下載 下載查詢結果csv檔案
ID: C1_376470000A_000032
V1.0景點 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
現代化無塵設備的引進,對於大村農場的發展是一項關鍵的進程,亦是台灣整個食藥用菇類栽培的重大突破。位在埔心鄉「魔菇部落」裡頭的菇菇們住的居然都是6星級規格的別墅!
彰化縣埔心鄉埤腳村柳橋東路829號
886-4-8521898
ID: C1_376470000A_000031
V1.0景點 彰化縣政府城市暨觀光發展處
奈米休閒農場結合了生活、生產、生態,是一處可供遊客休憩、團康活動、DIY、採與田園生態體驗的好去處。果園除了講究鮮果健康與安全,分室外與溫室葡萄,採「套袋管理」、「草生栽培」、「農藥用量安全」等天然栽..
彰化縣大村鄉南二橫巷8號
886-9-33580427
ID: C1_376450000A_000990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葛瑞絲香草田佔地一萬坪,種植二萬棵薰衣草、二千棵澳洲茶樹以及玫瑰天竺葵, 回歸自然並友善土地。自家農場開發及行銷親膚性清潔用品及保養品,自然、無毒、平價,提供戒癮者就業機會,形成社會企業,協助解決台灣..
362苗栗縣頭屋鄉明德路12鄰156號
886-37-251893
ID: C1_376450000A_000974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三灣梨鄉是苗栗縣第10 個核准成立的休閒農業區,顧名思義區內最重要的農特產就是著名的三灣梨,還有柑橘、茶油、茶葉、茶花等特產,整個休閒農業區充滿著客家農村的迷人風情。 本區位於永和山水庫南側的丘陵地形..
苗栗縣三灣鄉北埔村下林坪3鄰54號
886-37-834755
ID: C1_376450000A_000970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來到通霄臨山的福興社區,這一帶擁有幾十處農場、觀光果園、咖啡餐廳、民宿、陶藝工作室及自然生態園區等,便是福興南和休閒農業區所在。區內開闢的自行車道坡勢平緩,指標規劃完善,舉目所見盡是景緻宜人的農村自然..
苗栗縣通霄鎮福興里、南和里
886-37-782206
ID: C1_376450000A_000931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為什麼桐鑼這麼適合種杭菊呢?九湖台地日夜溫差大、相對濕度高,土壤為利於杭菊生長的酸性紅土,所以銅鑼於60年代大力推廣種植,最盛時期栽種面積廣達60公頃,產量全台第一,可說是杭菊的故鄉。杭菊的用途很廣泛..
苗栗縣銅鑼鄉九湖村10鄰92-16號
886-37-983711
ID: C1_376450000A_000879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火炭谷休閒農場是具代表性的特色餐館,近年以木炭與南瓜研創可供觀賞又具功能性的特色伴手「南瓜精靈」,南瓜精靈圓胖的可愛造型,加入可除臭的木炭顆粒填充物在精靈體內,不僅美觀還具有調濕、除臭阻隔電磁波等功能..
苗栗縣造橋鄉造橋村錦成東路8-5號
886-37-540039
ID: C1_376450000A_000878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從原本的一片水稻田、雞寮、隨著台灣時代的轉變。1985年起,從8隻養到300多隻乳牛,日日提供新鮮牛奶到台灣各地 2005年,不放棄上一輩建立的家業,第二代研發各式乳製品 成立「100號牧場」,讓高品..
苗栗縣通霄鎮通灣里6鄰58號
886-9-58752800
ID: C1_376450000A_000693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在壢西坪紅土壤上,蕃茄、葡萄、柑橘、楊桃、芭樂等多樣水果依時節輪替盛產,於是壢西坪得天獨厚的好土質與農人用心耕種的成果,為他贏得了「花果之鄉」的美名。知名景點包括:鄉村小路觀光農園、vilavilla..
苗栗縣卓蘭鎮西坪里36-10號
886-4-25899221
ID: C1_376450000A_000631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黃金小鎮的位置在公館偏南端,過去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落,農忙時期,田園裡成熟黃色稻穗隨著風吹起伏,形成一片金黃色的稻浪,那豐收的景象十分漂亮,而若在5至7月間來訪,沿著台6線行走,路兩旁的阿勃勒開得燦爛..
苗栗縣公館鄉福基村154號
886-37-237698
ID: C1_376450000A_000442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自91年6月5日起,於新店村新店三橋以上至大東勢及其支流進行全面封溪,範圍約15公里,封溪期間禁止釣魚、補魚蝦、毒、電魚等一切破壞河川生態的之行為,經過一年多來的努力,己經有了很好的成果,現在溪中的魚..
苗栗縣獅潭鄉新店溪附近
886-37-931301
ID: C1_376450000A_000221
V1.0景點 苗栗縣政府國際文化觀光局
在苗栗,獅潭縱谷裡一個寧靜的角落,原本種著一塊塊水稻的梯田,在民國60年代末,因政府的推動開始栽種桑樹,養起了白白胖胖的蠶寶寶,開始了專業蠶農的生活,從一開始的圓繭生產然後又轉化生產平面繭,一直到了民..
苗栗縣獅潭鄉永興村11鄰14-1號
886-37-931264
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