ID: C1_376500000A_000059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牛挑灣埤興建於日治時代,當時是用來作為貯蓄灌溉之用,面積廣達十餘公頃,擁有豐富的水生資源。然而隨著環境日益變遷,再加上缺乏管理,這裡變得髒亂不堪,不僅嚴重影響當地生態環境,面積也縮小到只剩下6.3公頃..
嘉義縣朴子市牛挑灣16鄰梅華里153號旁
886-5-3621855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8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嘉義縣的傳統產業從以前就是以農業為主,因此散居在各地的傳統閩南式三合院建築幾乎隨處可見,其中又以朴子市德興里的棋盤式三合院聚落最具特色。<br/><br/>德興里,又名新吉庄,這裡的三合院聚落全都是坐..
嘉義縣朴子市新吉庒95-1號
886-5-3621855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7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朴子藝術公園佔地36186平方公尺,又叫作「鬼仔潭」或「兵仔營」。這裡過去在日治時期是當時的東石神社,古木參天,景色優美。二次大戰後成為海防駐軍處,之後因為年久失修,景觀幾乎已被破壞殆盡。民國76年國..
嘉義縣朴子市山通路2-9號
886-5-3795667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6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蒜頭糖廠建於西元1906年,在日治時代曾是全台第三大糖廠。因民國90年納莉颱風造成廠區淹水,製糖設備嚴重毀損,因此停止製糖業務,而逐漸轉型於休閒產業-觀光糖場,而蒜頭糖廠結合台糖特有的五分車,以「蔗埕..
嘉義縣六腳鄉工廠村一號 (縣政府對面往北2公里)
886-5-3800735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5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1991年,庄內農家子弟的三兄弟決定將工藝創作的工作室設於自己的故鄉,回歸這個曾有磚窯的村落中,二哥侯春廷畢業於文化大學,具科班的學識,20多年的實際經驗,作品數百件,除傳統陶藝外,更融入生活陶與西洋..
嘉義縣六腳鄉潭墘村75-12號
886-5-3804222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4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橫跨太保和朴子市的縣治特區,是嘉義縣重要的行政中心。包括縣政府、縣議會、縣警局、衛生局、稅捐處、消防局等行政機關。整個縣治特區的規劃涵蓋168縣道以北、蒜頭糖廠以南、小槺榔路以東、博學路以西。而最重要..
嘉義縣太保市祥和一路東段一號
886-5-3620123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3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嘉義縣太保市的聖恩宮內,供奉的是來自浙江省普陀山的觀世音菩薩。相傳是聖恩宮管理委員會當初奉三菩薩的指示,於民國78年至80年間,三次到普陀山迎回菩薩駐宮護祐。聖恩宮的信眾遍及海內外,就連日本的森益三先..
太保市埤鄉里埤麻腳53號
886-5-2373284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2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為「平衡南北‧文化均富」並帶動台灣中南部地區的文化、教育、社會、經濟發展,民國93年12月15日行政院核定在嘉義縣太保市設置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,定位為「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」。策展以本院豐富的典藏為..
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
886-5-3620777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50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牛將軍廟位於嘉義縣太保市內的水牛厝,是早期漢人最早來墾殖的地方。裡面供奉著一尊黑色的大水牛,旁邊還有一個手持牛鞭的牧童。<br/><br/>相傳早期鄭成功來台灣開墾時,帶了八頭水牛來助耕。然而荒地開墾..
嘉義縣太保市中山路一段62號
886-5-2386161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49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六興宮為王得祿將軍所創建,據傳其源起和新港奉天宮、北港朝天宮有密切關係,皆是繼承笨港天后宮的三尊媽祖神像而來。 <br/><br/>相傳嘉慶2年(1797)笨港溪(今新港溪)氾濫,沖毀笨港市街和嘉義地..
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65號
886-5-3771680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48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登雲書院是台灣過去在嘉義的四所書院中,唯一設在嘉義縣的,其他三所都在嘉義市內。除了登雲書院改建為文昌國小,以及其中的玉峰書院改建為祭祀保生大帝的震安宮之外,其餘兩所皆已毀壞殆盡。<br/><br/>登..
新港鄉古民街12號 (文昌國小)
886-5-3742172
|
ID: C1_376500000A_000047
V1.0景點
嘉義縣文化觀光局
大潭村是新港鄉第一大村,以林姓為大宗。相傳十七世紀上半葉,有一林姓男子從南靖縣永豐里侖仔社渡海來台,一路上並恭請抗金名將岳飛的神象護祐。到了大潭村後,一開始是在自家供奉,後來子孫愈來愈多,就在村裡建廟..
嘉義縣新港鄉大潭村86號
886-5-3741733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