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市
東區
300
2023-04-28T16:00:00+08:00
日治時代開始,十八尖山便開闢成森林公園,自新竹縣北迤邐,略成新月形,蜿蜒約7、8公里,而且剛好環抱新竹市東、南郊。此山因有18個山頭而得名,最高處在現在的介壽亭,海拔131.79公尺。過去的登山小徑於林蔭深處之中,十分僻靜,市政府團隊為了營造新竹市民良好的休閒空間,吸收外地觀光人潮的進入,花近三年的時間規劃整頓,修剪植栽並增設許多涼亭與奉茶亭以及「桂花巷」,在山茂林之中,瀝青路面平整,滿山花草飄香,於此林蔭道上健行,空氣清心沁涼,令人倍感舒爽怡人,現今已成為新竹市民平日運動,休閒的重要的寶山。十八尖山山區位居新竹市東南郊,是一片由新竹縣北郊拖曳而南,形成的新月地形,延續七、八公里,由十八個鋒頭組成的丘陵地帶,屬「金山面山」綿延熙來的崗陵,其範圍跨仙宮、光明、東山建華等里,但主體在東山里;由於山間東西橫立,數計十八,故名十八尖山。東麓與清華大學為鄰,西麓有學府路上的諸多學府,交通大學、清華大學、新竹高中、新竹高商與建華、培英兩國中。前面遠眺台灣海峽,能見度好時,在水連天處亦能見到四公里外長康油田的鑽油台;東連接雞蛋面,並可遙眺大霸尖山及五指山,風景絕佳,堪稱山明水秀。十八尖山舊名叫虎頭山,是日據時代為了紀念日本昭和天皇登基所開闢的「森林公園」,提供一般市民散步,享受森林浴之用,可說是新竹之肺。由於歷年來的刻意維護,除少數必要的硬體設備外,森林的風貌仍在,整個步行路程約七、八公里,最高處為131.79公尺。台灣光復後,先由國防部接收,做為軍事用途;後由新竹縣政府闢為東山公園,民國七十一年七月一日,新竹市升格成省轄市後,依都市計畫命名為公一公園。近年來新竹市政府不但修飾門面、增設入口意象,也修繕梅花亭、觀音亭並更新景觀燈具,無論是市民或外地來的遊客,一來到十八尖山,就能將新竹市區美景盡收眼底。享受優質的休閒環境。 文字描述文字描述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請查詢竹塹交通資訊網(http://hisatisfy.hccg.gov.tw/PAGE/map/route/index/)。自行開車:中山高速公路=>下新竹交流道=>接光復路(往新竹)=>左轉接食品路=>左轉接博愛街=>十八尖山。中山高速公路=>下新竹交流道=>接光復路(往新竹)=>左轉接食品路=>左轉接寶山路=>十八尖山。
正常營運(Open)
向公眾開放
免費入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