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竹市
北區
300
成功路326號
2023-04-28T16:00:00+08:00
外地人乍聽「水潤餅」的名字時,會以為是潤餅的一種,其實水潤餅和潤餅完全是兩回事。它是許多新竹人從小吃到大的「古早零嘴」,早期新竹還有多家製作水潤餅的店,然而隨著時代變遷與利潤降低,這簡單樸實的老味道也漸漸凋零,如今新竹只剩下「德龍商行」仍持續販售。德龍商行的二代老闆楊水龍,從國中開始跟父親學做水潤餅,兩代經營至今已超過50年。水潤餅外型圓扁,形狀不太規則,餅皮有斑狀的火痕,原料一如其單純的外型,只有麵粉、水、糖、鹽和肉桂粉;因為不含人工添加物和防腐劑,只能保存3至4天,冷凍能保存半年。楊老闆說:「外地類似這樣的餅都做得像山東大餅一樣,又乾又硬,跟我們的水潤餅不同。」水潤餅的水份較多且軟軟的,類似台語的「水軟水軟」,因而得名。咬一口水潤餅就會發現它不僅軟Q易入口,還帶著一點鹹甜麵粉香的濕潤口感,與傳統大餅的酥脆完全不同,成了早期老人和小孩最愛的點心。撕開餅皮,大大小小的氣孔,淡淡的肉桂香從中散開,滋味雖不濃郁,卻引人入勝,適合作茶點。說起自家水潤餅之所以成為新竹特色美食之一,楊老闆笑說:「因為城隍爺有保佑」。原來大約40多年前,一群在城隍廟服務的志工阿嬤將水潤餅做為獻給城隍爺的供品,此後水潤餅便逐漸興起,更因此成為「平安餅」;每逢農曆七月中元節,新竹都城隍廟范謝將軍遶境出巡時,都會將水潤餅用紅線穿成串,綁在神將身上,供信眾求食保平安,「用水潤餅作為平安餅」的風俗也成為新竹獨一無二的文化傳統。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,水潤餅逐漸被人遺忘,年輕一輩新竹人,對這種廟會食品恐怕也僅存朦朧印象。市府在推動「新竹好物」美食復興計畫時,市長林智堅想起了水潤餅,特別推薦,希望更多人認識新竹在地獨特的日常美味。現今年輕人也開發出許多創意吃法,例如把這款古早味零嘴夾上餡料,包上肉末、荷包蛋,或者塗上果醬、咖哩,起司,都有令人驚豔的口感。 文字描述文字描述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正常營運(Open)
新竹水潤餅Facebook網站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6395514411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