嘉義縣
布袋鎮
625
新塭嘉應廟牌樓前、戲臺後
2020-08-11T14:52:39+08:00
「新塭蚵嗲」從日治末周水河創攤至今,已傳到第三代,走過 80 多年的歲月,已然是新塭人鄉愁的所在。旅外鄉親返鄉,必定來吃,返鄉而沒吃新塭蚵嗲,就像沒回新塭一樣。蔡崇吉 (1956 年生 ) 的祖父周水河是布袋鹽場的僱曬鹽工,在雨季或冬天曬鹽的空窗期,為貼補家用,在嘉應廟口擺攤炸蚵嗲。蚵嗲昔時叫「苦仔嗲」,一則韭菜的比例較高,再則當時人喜歡把蚵嗲炸得酥黑,吃起來苦苦的,故名。新塭人喜歡豬肉為餡的肉嗲,勝於以蚵仔為餡的蚵嗲,因此,店招雖名「新塭蚵嗲」,實則以肉嗲為主。日治時期沒有豬肉,因此,有海豚時炸海豚肉,有烏魚時炸烏魚肉,隨季節而更換。蔡崇吉的父親蔡煥男 (1923 年生 ) 也是鹽工,在併曬政策下失去工作,而承接嘉應廟廟口的蚵嗲攤。1980 年代,蕭玉蘭嫁入後,又接手公公的蚵嗲攤,成為「新... 文字描述文字描述-顯示或收起長內容
正常營運(Open)